降央卓玛这名字,搁十多年前一提,谁不晓得?一个从四川藏区走出来的女歌手,嗓音低沉有力,唱藏族风情歌的时候,总能勾起人心里那点高原上的苍凉感。她出生在1984年,正好赶上改革开放那会儿,但她家在甘孜州德格县,一个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,父母靠放牧和种地养活六个孩子,她是老四。家里穷到啥程度?基本生活用品都缺,孩子多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她从小就帮家里干活,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,16岁那年,2000年,她跟着同乡跑到北京闯荡。
在北京,她从底层起步,没学历没技能,先在餐馆刷盘子,后来去酒店当服务员,工资低,大部分还得寄回家。那些年,她住郊区破出租屋,日子苦,但她嗓子好,爱哼歌给自己解闷。转机在2003年,她在酒店打工时,临时替缺席的歌手上台唱了首《格桑花》,声音太有特色,当场被一个官员推荐到德格县艺术团。从那开始,她算正式接触音乐圈。后来她进甘孜州歌舞团,又考上四川音乐学院,靠奖学金和苦学声乐,2005年毕业。毕业后,她演舞剧,参加比赛,拿了不少奖,比如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声乐一等奖啥的。
2008年,她出第一张专辑《这山这水》,销量73万张,名气起来了。2009到2012年,是她事业高峰,接连发《金色的呼唤》和《金色的辉煌》,上央视各种晚会,唱的全是藏族风味的歌,观众听着过瘾。2010年,她翻唱刀郎的《西海情歌》,这首歌让她彻底火了。刀郎原版是2006年的,她翻唱后,低沉嗓音把那种思念和悲伤诠释得特别到位,很多人都记住了她,甚至误以为她是原唱。2012年,她上春晚,商演到处跑,人称“最美女中音”,成了藏族音乐的代表。
话说回来,《西海情歌》这歌是刀郎写的,版权在他和他的公司北京啊呀啦嗦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手里。2013年还拿了十佳金曲奖。降央卓玛翻唱火了,但她在商演里唱了很多次,赚了不少,却没给版权费。2015年,刀郎公司发现她在各种商业演出用这歌,没申请许可,就起诉她。中国著作权法规定,商演用别人作品得同意并付费,她这属于侵权。
第一次庭审在北京朝阳法院,刀郎那边证据齐全,有演出视频、海报、票务啥的。她律师说她不懂版权,该主办方负责,但法院不认,判她故意侵权。从2015到2024年,这官司打了42次,每次刀郎赢。她赔的钱从几万到十来万不等。比如2018年在山东济宁鱼台县一个活动,她唱了,判赔7.5万。还有一次,她把词曲作者改成“吉日格楞”,想混过去,结果被抓包,赔更多。
刀郎公开说过,他没授权给她,对她的做法失望透顶,强调音乐圈得有底线,得尊重原创。降央卓玛输了还不老实,继续在商演唱,赔钱对她不算啥,演出费赚得多。2017年在湖北某地群星演唱会,她又唱了一次,起诉后赔7万,还得公开道歉。她在网上发声明,但语气敷衍,网友更气。2024年1月,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,她和湖北某文化公司赔7.5万,这是最新的一次判决。
这事儿闹大后,她的形象崩了。从前她是励志典型,穷丫头靠努力成明星,大家佩服。现在网友给她扣“版权流氓”的帽子,说唱得好有啥用,没职业道德。有人拿她跟孙悦比,孙悦翻唱《祝你平安》时,花光积蓄买版权,结果事业稳。降央卓玛这叫啥?贪便宜吃大亏。舆论一倒,她的事业完蛋,演出没人找,代言没了,歌从平台下架,粉丝跑光。社交账号评论区全是骂的,她从藏族骄傲变成负面例子,大家摇头,说她自毁前程。
为啥说她不会被宽容?因为这不光是犯错,是态度问题。输官司还唱,赔钱当买教训,这叫不服气。音乐圈讲究原创保护,她这么干,等于砸大家饭碗。网友直言,世界不会饶恕这种人,这话接地气,反映了大家对规则的看重。忽略版权,就等于偷别人劳动成果,早晚栽跟头。
2019年,她宣布退出歌坛。压力太大,演出没了,她回老家。2014年她嫁给央视摄影师丁珍曲扎,生了三个孩子,现在专注家庭。在德格县郊外,她开个农家乐,卖酥油茶和糌粑,生意一般,但够养家。游客来有时让她唱两句,她偶尔去慈善演出,唱《卓玛》啥的,嗓子还在,但影响力没了。她在社交媒体活跃,发跟孩子的合照,或旅游日常。2023年7月,她发化妆视频,气色好,但评论区还是有人阴阳怪气,她不回应,继续发自己的。
2024年7月,她参演电影《传说》,但票房和口碑都不行,没啥水花。她日子过得平淡,跟从前光鲜比,天差地别。这结果自找的,有才华没用对地方,硬把自己搞成这样。想想刀郎,他低调,靠作品说话,降央卓玛却因为这事儿名声臭了。音乐行业竞争大,规则就是底线,踩线就得付出代价。
这事儿给人的启发挺多。娱乐圈看起来风光,实际靠实力和品行。降央卓玛起步苦,奋斗上位,本该珍惜,却在版权上栽了。网友为啥这么狠?因为大家讨厌不公,原创者辛辛苦苦写歌,翻唱者赚了不分钱,这不公平。刀郎起诉42次,坚持维权,也在教育大家,知识产权不是开玩笑的。
校对 庄武
卓信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